不知道有沒有攝友在演唱會拍完照片后,發現攝像頭被損壞,拍出的照片有黑點,甚至是條紋?
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,很有可能是演唱會上使用了高功率激光設備來為現場增加氣氛,而我們剛好針對激光拍攝了。
雖然是小機率事件,但因為激光造成的傳感器損壞是永久性,并且無法修復,只能通過更換傳感器解決問題,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,還是希望大家稍微注意一下拍攝角度。
那麼為什麼激光會損壞傳感器呢?對手機和相機的都會造成同樣的損害嗎?除了激光外,還有哪些光線會損害相機?下面就和各位好好聊一聊。
一、激光損壞傳感器的原因
1.激光的特性
激光不同于一般光源,后者光線發散,照亮四面八方,而前者則十分集中,所以也被稱為最亮的光,具有相當強的方向性,因此單點發出的能量也極高。
激光發出集中的光束,可以加熱敏感表面并造成損害,因此對天生對光線敏感的相機,極易在激光直射下受傷,不論是膠片或是感光元件。
2.數碼相機的成像原理
現代數碼相機通過感光元件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轉為電信號,這些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被存儲下來,并在屏幕上顯示出圖像。
因此,傳感器接收光線是成像不可缺少的步驟,而激光照射到傳感器,就好像在太陽底下用放大鏡聚集光線燒紙,單位面積接收的熱量過高,很容易就被擊穿甚至燒融。
二、激光環境下拍攝注意事項
有些攝友可能會說,好不容易參加偶像的演唱會,難道連照片都不能拍嗎?當然不是。
首先,文章開頭就強調這屬于「小機率事件」;因為只要稍加注意,就可以避免手機或相機被激光損害。
在具體講解注意事項之前,我們先來看一下國外監控設備研究機構 IPVM 曾做過的,用不同功率的激光筆去照射監控攝像頭的實驗。
用30000 毫瓦的激光筆,在15米以外的距離直射攝像頭,這幾乎不會對攝像頭造成永久損害,但會產生短暫性致盲。
而當距離縮減至13米時,30000毫瓦的激光筆對著監控攝像照射數秒之后,就會在傳感器上留下一串壞點,這時激光就開始顯現出不可修復的危害了。
把距離進一步縮減至3米,此時即便是功率僅5毫瓦的激光筆都會損壞傳感器,低功率激光筆照射后留下的,是像素被燒毀后呈現出的紫色壞點,而高功率會形成橫豎的條紋,幾天過后,條紋周圍會呈現出大片的變色區域,這一切都是不可逆的。
基于以上試驗結果,可以得出3點在激光環境下拍攝的注意事項。
1.注意拍攝距離
在距光源較遠的位置拍攝更容易避免因激光造成的相機損害,因此當發現近距離有激光束時,建議遠離激光束再拍攝;當然,注意以下兩點近距離也能拍。
2.注意拍攝角度
不要正對激光束拍攝,因為激光的方向性很強,所以只要不讓其直射到傳感器,就不會對傳感器造成損害。
3.注意拍攝時長
對于手機而言,不要長時間讓其被激光照射,否則即便距離比較遠,在直射的情況下,也可能因熱量的積累而導致燒毀傳感器。
單反相機不容易被激光損害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微單和手機,即便沒有按下快門曝光,激光也會直接照射到傳感器上,而單反相機傳感器則只有曝光的瞬間會被激光照射。
因此,使用單反相機在有激光的環境下拍攝會安全很多,基本上只要不是近距離對大功率激光拍攝就不會出現問題。
三、陽光是否會損壞傳感器
說完激光,我們再來說一說陽光;由于地球有大氣層保護,再加上太陽離我們很遠,所以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,其實已經被大大削弱了。
在遠景情況下,哪怕正對太陽拍攝,無論是手機還是微單、單反,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。
但在使用超長焦鏡頭拍攝太陽天象時,先不說會不會對傳感器造成損害,光人眼就無法承受如此強烈的光線。
因此,建議各位在拍攝或者觀測時,務必使用ND鏡或者巴德膜,來降低太陽的亮度。
而對于裸鏡頭拍攝,只要時間不太長,對傳感器是不會造成損害的;但以保護器材,保護眼睛為前提的情況下,并不建議裸鏡頭拍攝。
看完此文,相信在演唱會拍攝的你,一定既能拍出佳片,又能避免手機或相機被損壞。